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根据环球时报报道,近日,印度空军计划为其现役“阵风”战斗机换装国产“阿斯特拉”空对空导弹,以增强作战能力并推动国防自主。
据悉,印度目前拥有36架由法国达索航空公司生产的“阵风”战斗机。此前,这些战斗机装备的是欧洲导弹集团的“米卡”中程空对空导弹。印度空军认为,这款导弹难以满足现代作战需求。
之前我记得阵风刚在印空军服役的时候,可是吼得震天响,流星中距弹秒杀一切,歼-20都不在话下,合着半天适配的还是“米卡”中距弹。
另外法国佬会开发系统的源代码吗?会这么轻易的让你适配自产的“阿斯特拉”中距弹?(个人感觉这个应该说的是在研中的MK2版)。
套用军迷的一句话,印度的导弹,一贯都是只知道发件人,收件人完全随机,也就是大家熟知是布朗弹模式,其实以上信息侧面印证了阵风确实被捅了下来,只是嘴上绝对不能服输,不然这么急吼吼的适配自产中距弹是为何?
而很有意思的就是秒天秒地的LCA“光辉”战斗机,都不需要开放源代码,就能适配自产的“阿斯特拉”中距弹,为何不去做?其实并不是武器单独的能力高低问题,说明印度人到现在还是没有想通,体系化建设才是长久之计,当然现在可能也是一种临时应急措施,毕竟这次实在是掉了脸面,至少要有一战之力,当然这是印度人自己认为的“一战之力”。
后续查了一下相关资料,印度人还有一个可能的意图,那就是同样在研的超视距弹,也就是号称射程340公里(不过发射高度有9公里和20公里两种,估计340公里的射程就是20公里高度的测评标准)“阿斯特拉”MK3的最终适配。
▲上图为“流星”导弹
该弹外形和“流星”中距弹有着惊人的相似度,特别是与“流星”导弹类似的双下侧二元进气道就能看出端倪,都是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技术路线,不过尺寸和重量接近的情况下,为何印度的能达到340公里?流星反而只有160公里?不出意外还是前面提及的发射高度问题导致的数据差异。
但是不管如何,印度经此一役,很明显开始打自己的小九九,借助这次冲突结果,向法方施压开放系统源代码,最终适配自己的“阿斯特拉”系列,笑归笑,还是要引起一定的重视,即使我们有更远的超视距导弹,也要在战术层面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2025-05-22 23:11:29
2025-05-22 23:11:29
2025-05-22 23:11:29
2025-05-22 23:11:29
2025-05-22 23:11:29
2025-05-22 23:11:29
2025-05-22 23:11:29
2025-05-22 23:11:29
2025-05-22 23:11:29
2025-05-22 23:11:29